关税战火重燃,中国缘何不在制裁名单?


7月7日,国际贸易领域风云突变,美国向日本、韩国等14个国家发出关税威胁函。函件中明确表示,对于在8月1日之前未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,关税税率将大幅提高,恢复到4月宣布的“对等关税”水平。
在这份威胁函里,美国特别指出,日本和韩国的商品将面临25%的关税,并且强调若这两国因任何原因提高对美关税,美国将在原有基础上叠加征税。然而,令人关注的是,在特朗普对外贸易政策不断收紧、手段愈发强硬的当下,中国并未出现在这份制裁名单中。关税梯度升级,美盟友首当其冲面对美国突如其来的关税威胁,各国反应各不相同。日本方面表达了遗憾之情,并坚定重申不会在未达成互利协议之前轻易做出让步。韩国则表示将加紧与美方进行协商,韩国工业部宣称会在剩余时间内加快谈判进程,以“迅速解决不确定性”。欧盟方面称不会收到提高关税的信函,并且计划在本周三与美方达成共识。截至目前,美国仅与英国、越南达成了初步协议。中国缺席,美方为何“区别对待”?与日本、韩国等美国盟友不同,中国目前既未收到美方的关税警告函,也未被列入8月1日关税加征对象。这背后的原因,或许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:
1、谈判机制持续运转相较于至今尚未与美方达成实质性进展的日本、韩国等国,中美之间的谈判启动更早,并且运行在一条相对独立的轨道上。自5月在日内瓦、6月在伦敦进行的两轮会谈以来,中美在贸易磋商中已经达成了初步共识。中方承诺放松对关键稀土出口的管制,美国则撤销了部分对华出口限制,双方形成了事实上的“阶段性休战”。虽然谈判尚未全面破冰,但相关对话机制仍在稳步推进。财政部长贝森特在7月7日表示,中美双方“以高度尊重的态度对待会谈”,他预计将在未来几周与中方官员再次会面。由此可见,谈判基础依然存在,彼此之间仍有一定的回旋空间。
2、战略产业互相依赖尽管中美在半导体、AI、芯片制造等领域存在尖锐分歧,但在稀土、清洁能源等关键资源链条中,美国高度依赖中国的供应。在全球高端制造与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,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决定了美方的政策需要保留一定的灵活性。美方高层或访华,中美窗口期仍在值得一提的是,特朗普本人近期透露,他已收到访华邀请,不排除今年前往中国。他还表示正在与多位美国商界高管沟通,评估是否组团前往。如果此次访华成行,这将是继2017年“国事访问 + 贸易签约”之后,两国领导层的又一次重大会晤。中美关系有望在关税谈判的基础上,扩展至更广泛的外交与产业议题,甚至有可能达成新的双边贸易协定。 7月7日美国向14个国家发出关税威胁函,日本、韩国等盟友面临关税大幅提高的风险,而中国未在制裁名单中。这可能是因为中美谈判机制持续运转且已达成初步共识,以及中美在战略产业上相互依赖。此外,特朗普或访华,为中美关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,有望在多领域取得进展。
如果您也想通过TikTok爆单,或者领取一些免费资料,请联系大鱼“136 8683 5668”微信同号。TikTok出海找大鱼,结果式付费更保障!